传说,在世界的某处有一颗奇异的球体。它的表面如蝉翼一般纤薄、如白银一般光亮、如水晶一般澄透。如果有朝一日你能在什么地方找到这颗球,第一眼一定会认为它是一座打磨得极其细致的球状镜子——因为你能从中看到你自己,球中虚影的一举一动,无不与你完全同步,分毫不爽。
她向我描述这一切的时候,眼里倒映着南十字座的星辰。
据说,在大图书馆远未动工的年代,在这颗球还未彻底被世人遗忘的年代,曾有个细心又充满好奇的研究者对它进行过精细的实验测量:物体与球心的距离,乘上球中物像与球心的距离,恰是球半径的平方。亦即是说,你离球越远,球中虚像就越接近球心,但绝不会越过。这些珍贵的记录被后人小心地装订成小册子,收藏在大图书馆的最深处。
她严肃地告诉我,其实成年礼前一天晚上她没能赴约并非因为半途弄脏了心爱的衣服,起码不全因为这个。
那天她出门时,想到要借我那本向我推荐了很久的新小说,于是半路拐去失火重建的大图书馆。在一层又一层高大书架的最深处,她试图去够高处的那本书脊上印着烫银大字的《世界球》时,脚下一滑磕到了头。再睁眼时,已不知身在何处,举目所见是漫天星空,低头亦是星辰——她一眼就看见了南十字座,在本应是地平线的位置的下方。她起身,只见面前隐约一颗球体的轮廓,失真地倒映着她的面庞。她伸出手,却只触到了她自己的手指,同样柔软,同样温热。
我当时没能说出口的,除了那句话,还有一句:我记得她准点前来赴约,还向我高兴地展示新衣服。
我站在倾颓的大图书馆的碎瓦中,臂中抱着那本幻想小说,封面上有个很大的烫银的圆形,书脊的银字已微微剥落。
如果小说中所写都是事实,也许,两个朝着不同方向各自奔赴远方的人,会在球的中心重逢。
2022-09-19